红色旅游国际化只有以国家战略为指引,自觉融入国家整体战略实施架构,围绕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用好国家政策,才能开拓更大市场,才会有更大作为。
在国家旅游局的强力推动下,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中俄交流”为主题的“2015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以下简称“系列活动”)日前在湖南省韶山市成功举办。这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红色旅游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举措,也是红色旅游“请进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新突破,更是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的新抓手。
加强中俄红色旅游合作是中央领导同志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理念。国家旅游局紧跟国家战略和政治、外交需要,把红色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旅游“515战略”进行重点布局与推动。“系列活动”由中俄两国旅游部门共同商定、共同推进,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署长萨弗诺夫、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州长莫罗佐夫、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陶米恒及莫斯科、圣彼得堡、滨海边疆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海参崴、新西伯利亚及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等8个州(市、地区)与中方13个省(区、市)的旅游部门、旅行商、媒体代表共400余人(其中,俄方70余人)参加活动。“系列活动”内容丰富、操作务实、成效颇丰。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从6月8日10时起截至6月30日10时,“系列活动”获媒体广泛报道,传统报刊媒体报道65篇次,网络媒体报道超过1613篇。
“系列活动”是红色旅游发展十余年来第一次进行国际合作交流,是国家旅游局实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推进红色旅游外交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实现了“三个新突破”:
一是发展理念有了新突破。在策划实施相关内容、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的过程中,越是深入推进,我们就越能深刻感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加强中俄红色旅游合作”战略在中俄两国旅游部门、相关省州市和旅游企业引发的积极响应,越能深刻理解进入务实合作阶段后将给红色旅游国际化带来的宝贵机遇与巨大潜力。积极推进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不仅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关切,同时也是中俄两国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诉求及呼声。实施红色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形势所需,是红色旅游拓展内涵与外延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成功举办“系列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红色旅游国际化只有以国家战略为指引,自觉融入国家整体战略实施架构,围绕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用好国家政策,才能开拓更大市场,才会有更大作为。
二是创新发展有了新突破。“系列活动”通过红色旅游双边合作交流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示中俄两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通过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交流,不仅丰富了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的内涵,开辟了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新天地,而且深化了中俄旅游合作,扩大了双方旅游务实合作的领域,成为密切中俄两国多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三是合作共赢有了新突破。“系列活动”始终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对未来国际旅游合作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层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关于2015-2017年红色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了今后三年中俄两国开展红色旅游合作的机制体制、内容形式、发展前景。在地方层面,签署了《湖南省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红色旅游合作协议》《长沙市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旅游合作协议》《湘潭市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在行业层面,举办了中俄红色旅游推介洽谈暨双方业界代表交流活动;签署了《中俄旅游企业开展红色旅游业务合作协议书》;联合推出10条中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种植了“中俄红色旅游合作纪念林”;启动了“从毛泽东故乡到列宁故乡红色自驾游”活动。在创新层面,启动了“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工作,国家旅游局授予湖南湘潭市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引导、鼓励其先行先试。同时,组织参加活动的京广、沪昆高铁沿线和红色资源富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省(区、市)旅游部门成立了红色旅游联盟,发布《红色旅游区域合作—韶山宣言》,共同培育、打造红色旅游高铁线路和产品。
成功举办“系列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积极发现和挖掘国际市场,把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对市场需求的发现、把握、挖掘和对接,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完善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接口功能,加强系统资源的协调和整合,调度和集成全系统服务能力和生产能力,与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在借力给力中实现合作共赢的延伸与优势构筑,共享旅游机遇,共谋合作发展。
以成功举办“系列活动”为契机,务实推进红色旅游国际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红色旅游创新发展重点内容之一。
首先,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在推进红色旅游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国家利益、用好国家政策,把推进红色旅游国际化作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重点来抓。
其次,扎实抓好“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工作,注重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培育试点、总结经验的同时,结合红色旅游发展的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标准”、“创建程序”和相关要求,努力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今年适当时候再审核公布一批“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打造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红色旅游区,逐步优化红色旅游国际化的氛围和环境。同时,注重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严控风险,对创建区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对象、文化背景、合作交流内容、发展前景等要素进行认真的评估、把关,督导创建单位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善于定规矩、重于用规矩、严于守规矩,切实把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打造成旅游产业的新名片。
再次,在中俄旅游部门共同推出10条中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基础上,还将推出红色旅游国际精品线路,积极培育国际市场,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
最后,强化保障措施,积极引导各级各级从政策、规划、项目、人才培训、宣传推介等方面综合施策,夯实基础工作,为红色旅游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后,坚定红色旅游创新发展自信,敢于展示我国的红色文化,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游客消费需求,努力开创红色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作者:王树茂)